2023-10-17
19世纪末,中日甲午海战爆发,清军由于装备和战术的落后,以及指挥系统的混乱,导致其难以与日本军队相抗衡,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
晚清名将刘铭传闻甲午战败割台,悲愤至极,60岁在家中呕血离世……
刘铭传是谁?
他对中国台湾岛有着怎样的情结?
纪录片《刘铭传在台湾》详细讲述了这位中国台湾省首任巡抚与他提出的“开山抚番”政策。
由京商传媒发行到中国大陆多个电视台的历史人物纪录片《刘铭传在台湾》一经播出便收到了各界的强烈反响。
这部纪录片讲了什么?
你可知道刘铭传治台的秘诀——“开山抚番”?
在刘铭传治理台湾之前,清政府就一直采用消极的治台政策,导致汉番之间一直都存在矛盾。
刘铭传深刻意识到其弊端,觉得“开山抚番”刻不容缓。
所谓“开山”,即“今欲开山,则曰屯兵卫,曰刊林木,曰焚草莱,曰通水道,曰定壤则,曰招垦户,曰给牛种,曰立村堡,曰设隘碉,曰致工商,曰设官吏,曰建城郭,曰置邮驿,曰建解署”。可见,其内容涉及非常广泛,目的正在于开发番地,“化番为民”。同时,还可以巩固海防,杜绝外患等等。
于是,刘铭传在治台期间,一直推行以下开山政策:修筑道路,发展交通;建立完善的抚垦系统;改革行政区划;实行清赋,发展经济。
关于“抚番”的内容,主要是“今欲抚番,则曰设土目,曰查番户,曰定番业,曰通语言,曰禁仇杀,曰教耕稼,曰修道途,曰给茶盐,曰易官服,曰设番学,曰变风俗”。
刘铭传旧照
刘铭传抚台时,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抚番”工作,推行招抚生番,力行教化;体恤番民;依法办事;怀以柔德;恩威兼施。
在刘铭传良好民族政策的运用下,全台湾的生番渐渐归化,民族之间的交流得到了积极的促进,民族关系的稳定得到了良好的维护。
然而,就在台湾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之时,刘铭传却被卷入了一场宫廷斗争,最终不得不辞官归乡,台湾也在甲午战争之后,最终落到了日本人手里……
纪录片《刘铭传在台湾》通过独特的拍摄视角、全新的创作思维、震撼的声效演绎和精湛的动画技术来诠释人物形象;分析了刘铭传的海防、经济、近代化思想,及其一生秉持的创新思维,以高站位构建全新视野的历史影像,传达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的坚定信念。
两岸统一的声浪从未间断,主旋律纪录片《刘铭传在台湾》也成为了台胞特别关注的寻根之作。在京商传媒的推动下,纪录片《刘铭传在台湾》在台湾全域发行播出的愿景有望实现。然而好事多磨,该片上线台湾全域电视台播出仍需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中国大陆纪录片发行到台湾地区的实际现状相对复杂。
一方面,由于政治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一些中国大陆纪录片在中国台湾的播放和传播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审查。
另一方面,一些中国台湾观众对于中国大陆文化和社会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于大陆纪录片的接受度和评价。
在发行市场方面,中国大陆纪录片在台湾的发行渠道相对有限,主要通过一些电视台、电影发行商和在线平台进行传播。其中,一些电视台和在线平台可能会与大陆方面合作,引进一些在中国大陆热播的纪录片,但这部分数量相对较少。
另外,由于两岸文化交流的限制和差异,一些中国台湾观众对于大陆纪录片的内容和风格也可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观看意愿和评价。
综合来看,中国大陆纪录片发行到台湾地区的实际现状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难点。要想提高大陆纪录片在台湾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和合作,增加台湾观众对于大陆文化和社会的了解的基础上,发行机构也需要针对台湾观众的地域文化和需求,制作并定向发行更多的有助于两岸文化交流的优质作
让我们携手期待,更多传达两岸和平统一的优秀纪录片作品能够被两岸观众看到。
纪录片《刘铭传在台湾》由京商传媒发行。
京商传媒
2025-6-26
2025-6-26
2025-6-26
2025-6-26
2025-6-26
2025-6-26
2025-6-26
2025-6-26